在現代人眼中,羅馬的永恒,更多是因為藝術。公元前3世紀時,隨著軍事擴張,很多希臘的藝術杰作作為戰利品來到羅馬,羅馬人迷上了這些高雅美麗的藝術品,很快成為希臘藝術的愛好者。剛健質樸的羅馬性格和典雅的希臘藝術相互融合,又吸收了本土伊達拉里亞文化的精華,公元前1世紀左右,羅馬藝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征:傾向于實用主義,喜愛描述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偉壯麗,在人物表現上強調個性。
建筑
最早的羅馬建筑藝術來源于希臘,但由于羅馬人更注重實用和現實生活的享樂,在希臘主要為神廟增色的技術很快用于為人服務的大型公共建筑,宏偉的競技場、公共浴室、廣場、水道在城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羅馬人愛好奢華,經常在典型的希臘造型基礎上加以改造,比如在多利克式柱的柱底再加一個柱基,把愛奧尼亞式柱頭上的卷渦造型加在科林斯式柱頭上得到復合式柱頭,令建筑形式更為繁復華麗。在羅馬帝國更強盛的時代,建筑中就開始更多地體現出羅馬民族的個性和特點,如拱門與拱頂的大量使用,在建筑史上寫下了新的一章。
圓形競技場是伊達拉里亞拱券結構的顛峰之作。三層拱券層層相疊,又分屬于多利亞式、伊奧尼亞式、科林斯式三種樣式,繁復奢華。
萬神殿是拱頂建筑的杰出代表。直徑和高均為43米的圓頂廳堂,除入口外四周都沒有開窗,僅有屋頂中央一個直徑9米的圓洞作為采光用,但絲毫沒有壓抑感,均勻的光照使建筑物內部充滿靜謐和諧的氣氛。巨大的圓頂仿佛輕懸于空中,象是張開在人們頭頂上的又一重天穹。
雕刻
羅馬人有為先人雕像的傳統,因此對肖像的逼真傳神有著極高的要求,在肖像雕刻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早期羅馬作品受了希臘雕刻藝術的影響,人物形象極度理想化。為數眾多的《奧古斯都像》就是典型例子:雕刻家把矮小跛腳、體弱多病的奧古斯都表現成高大健美的統帥,具有運動員一般的體魄和英雄氣概,臉龐也接近希臘雕刻一般的完美。
鑒賞地點:羅馬國立博物館
羅馬帝國時期,肖像雕刻中寫實風格流行,出現了具有強烈的個性和復雜的內心世界描寫的肖像。《卡拉卡拉像》表現了一個兇狠緊張而又冷酷無情的暴君面孔,緊皺的眉頭和空虛的眼神中流露出不安的心情,扭轉的頭部強調了緊張和暴戾的性格!秺W里略騎馬像》傳神地表現出這位具有斯多噶哲學思想的君主的特點,他的臉部帶有哲理性的思索,具有頹廢、消極、靜觀的色彩。這也是歐洲第一座騎馬像,對以后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刻家產生了重要影響,之后的騎馬像多以此為范本。
羅馬的浮雕則具有記事的功能,其最突出的代表作是圖拉真紀念柱浮雕。它詳盡地敘述了圖拉真皇帝親自率軍征服達契亞人的全過程。這些事件和情節是當作史實來記載的,不論是人物服裝還是征服城市的過程都具有歷史的真實性。在這兩千多人物的長卷式浮雕中,藝術家采用了散點透視手法,出色地處理了情節繁瑣、層次復雜、人物眾多的構圖。
鑒賞地點:圖拉真廣場
繪畫
羅馬時期的繪畫主要是鑲嵌畫和壁畫,多記載具體歷史事件,用來裝飾公共場所和住宅。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火山灰埋沒了龐貝及附近的幾個城鎮,大量珍貴的壁畫因此得以完整保存。根據這些壁畫,羅馬壁畫被劃分為四種風格。
第一風格:磚石結構式,流行于公元前二世紀,深受希臘風格影響。這種繪畫與建筑相結合,先使用不同質地、不同大小的大理石組合砌筑墻面,制造出平面、線條、立柱及小型浮雕等圖案,然后用不同色彩涂繪,從而產生凹凸的浮雕效果。
第二風格:建筑結構式,形成于公元前80年,是從舞臺布景變換而來的一種浮華的室內裝飾。直接在墻上用陰影和透視技法描繪建筑結構和人物、場景,制造出奇妙三維效果,令人產生墻壁另一面還有空間的幻覺。屋大維的里阿別墅大型濕繪壁畫是其代表作,現藏于羅馬特魯美美術館。
第三風格:裝璜式。一改第二風格的虛幻,遵循古典學院風格,還原墻面的本來面目,以單色的直線將整面墻分隔為三個畫框,分別繪制華麗精致、富裝飾性的作品,主題以靜物、風景、宗教和神話傳說為主。
第四風格:復合式。將第二風格的透視效果與第三風格的裝飾紋樣相結合,體現出羅馬藝術樣式的多樣性。題材也更為廣泛和世俗化,戲劇演出、流浪漢、對神明的嘲諷都成為描繪的對象。這一時期的作品用色艷麗,技法純熟,充滿生氣和動感,又被稱為“龐貝的巴洛克”。
|